电梯修理与维保如何界定

来源:海南多快电梯有限公司 时间:2016年12月22日 浏览:1646

  电梯修理和维养因其特殊性,在实际工作中很难分辨清晰。电梯修理和保养界限如何划分?用户选择什么样的维保企业更省心?在行业内,这些问题引起广泛关注。

  《特种设备安全法》的实施,对电梯修理和保养做出了进一步的规定,但在实际工作中,电梯的修理与保养却难以分割,导致维保不到位现象频发。

  电梯修理与维保有别

  《特种设备安全法》第二十二条要求电梯的安装、改造和修理,必须由电梯制造单位或者其委托的依照该法取得相应许可的单位进行。电梯制造单位委托其他单位进行电梯安装、改造和修理的,应当对其安装、改造、修理进行安全指导和监控,并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校验和调试。电梯制造单位对电梯安全性能负责。

  该法第四十五条规定,电梯的维护保养应当由电梯制造单位或者依照本法取得许可的安装、改造和修理单位进行。电梯的维护保养单位应当在维护保养中严格执行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保证其维护保养的电梯的安全性能,并负责落实现场安全防护措施,保证施工安全。

  从这两条要求来看,电梯修理必须由制造厂家或制造厂家授权并取得相应许可证的单位进行。而电梯维保除了厂家可以提供服务以外,取得许可的安装、改造和修理单位也可进行维保,无须厂家授权。

  中国建设机械总公司高级工程师杨凯表示:"维保并非维修,日常维保包括调整、清洁、加油等,一些部件牵扯到安全问题需要更换或修理属于维修范畴,要明确电梯安全主体责任,两者之间的界线应当厘清。"

  厂家承担修理主体责任

  《特种设备安全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意味着,制造厂家承担电梯修理的主体责任。据了解,之前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要求制造企业或其委托授权企业负责安装、改造和修理,《特种设备安全法》把"授权"二字去掉了。

  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电梯处处长张宏伟解释说:"谁委托谁就对电梯安全负责,《特种设备安全法》进一步明确了制造企业是安装、修理和改造的主体。对委托的企业,制造企业要进行指导和监督。"

  "《特种设备安全法》的宗旨是让厂家承担电梯安全主体的责任。在实际电梯维保过程中,一般都包括修理环节,只是小修和大修的区别。修理和维保如何区分,需要出台相应的细则。"上海爱登堡电梯股份有限公司市场总监谭建明如是说。

  维保市场无序竞争待规范

  就目前整个电梯维保市场来看,专业维保人员缺乏、低价竞争现象比较明显。据了解,电梯维保企业资质分为A、B、C三个等级,等级不同,维保水平就有差别,维保价格也不一样。维保资质过低的企业为了揽活,就会以较低的价格吸引客户,虽然价格低,但维保质量无法保证,留下安全隐患。

  有些维保企业仅仅是取得了某一电梯公司的挂靠资格,缺少专业技术人才,一旦电梯遇到复杂的问题,维保企业无法快速有效地得到解决,从而导致电梯无法正常使用。

  业内专家分析,由于电梯修理和维保密切相关,以后用户在选择维保企业时,会倾向于选择厂家或者获得厂家授权的维保企业,有利于维保市场的规范。

转载:互联网





© 海南多快电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琼ICP备19002107号-1 技术支持:易讯天空